
進入2015年,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似乎也進入了“超音速”階段。
不是嗎?去年11月,大疆無人機發布了新款無人機產品“悟”,這款產品一上市就博得不少無人機愛好者的關注。僅數月之隔,大疆無人機又推出兩款升級產品,就在無人機迷們還在為如此“神速”的換代感嘆時,上個月,“悟1 V2.0”又作為“悟”的升級版面世。有業內人士稱,這幾款升級產品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拍攝設備、動力系統等功能上的升級,其中也有新品屬于“小改”。
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成了占領消費市場的殺手锏。如此“超音速”的產品迭代,必然會帶來大量閑置,這也催生了回收市場的火熱。
近來,不少商家都盯上電子產品回收市場這塊蛋糕,更有人做起“互聯網+回收”平臺。趕集網在7月宣布千萬元天使投資回收網站,近日又有聯想“樂瘋收”上線,電子產品回收平臺愛回收網8月宣布獲得6000萬美元C輪融資,還獲得京東集團跟投。
可以這么說,電子產品的這場回收戰越戰越精彩。
市場競爭加速電子產品換代
說到電子產品的換代,蘋果手機自問世以來,每年都會推出新產品,其每年的新品發布會都稱得上是電子產品界的一大盛事。
杭州云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丹表示:“如今電子產品市場競爭激烈,產品的換代周期縮短,企業必須加快產品的研發速度。就拿大疆無人機來說,今年就有三款升級產品上市,而在無人機業內,同類產品的升級周期一般不會超過一年。”
電子產品的換代同樣體現在其他領域,杭州寶榮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雅慧對此深有體會。胡雅慧表示,汽車的改款除了外觀的變化,電子產品的換代也是重要改變之一。“電子產品會讓汽車操作更加簡單、人性,這是汽車改款很重要的一個方面。就拿新款寶馬7系來說,在新款汽車的中控顯示屏上,駕駛員可通過聲音操控導航、音樂、空調等設備,甚至還可以訂餐。”胡雅慧說,汽車每年都會改款,電子產品的更新也同步進行。
對于電子產品的快速換代,浙江工業大學注意力經濟學教授張雷認為,這是企業在行業發展形勢下和市場競爭關系下的必然趨勢。“如今的電子信息科技發展很快,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自然不能落后,需要不斷創新,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也日益個性化,對產品的功能性和使用體驗要求很高,迫使商家必須不斷完善。”張雷說。
有商家嘗試“互聯網+回收模式”
今年年初,工信部發布數據顯示,2014年中國移動電話市場出貨量4.25億臺,新入網用戶5700萬。360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,中國大約50%手機用戶換手機時間為18個月,20%用戶一年內必換手機。于是,不少商家盯上了二手電子產品這塊蛋糕。
此前,魅族推出以舊換新政策,魅族直接將魅族、蘋果、小米和華為等品牌舊手機變成購機門票——折價換取“購機券”,用戶可在魅族官網進行“以舊換新”操作。早前蘋果、三星也啟動類似換新政策,用戶可憑舊機獲得一定折算金額,在購買新機時獲得一定優惠。
雖然手機廠商大多是打著“環保”的招牌推出回收項目,但有業內人士認為,這是手機回收市場的巨大利潤空間所決定的。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技術學院工程師陳鵬飛認為,電子產品有很高的回收價值,很多精密元件和貴金屬都有再利用價值,許多產品經過簡單加工改造后,與新產品差別不大,對企業來說,低成本回收的確有利可圖。
孫建民三年前在杭州開了一家電子產品回收公司,手機、電腦、單反相機等都在他的業務范圍內。他表示:“這兩年生意越來越好做,光手機一個月就能收百來臺,收到八九成新的產品也是常事兒?,F在換代快,新產品‘落地就變老’。”
據陳鵬飛介紹,電子產品的回收一般有兩種用途,一是對有使用價值的產品進行加工改造,作為二手商品出售,二是提取產品內部的核心器件和金屬材料,用于后期的維修等。孫建民透露,一些回收公司都會與手機廠商有合作,為商家提供可利用的電子材料,并從中獲利。
記者登錄電子產品回收平臺愛回收網發現,手機、電腦、相機、游戲機等九個品類共7000多個型號的電子產品在回收之列。網站數據顯示,蘋果如今的最新款手機Iphone 6S手機本月回收次數863次,回售均價為3872元,而該款手機16GB版本在中關村商城的報價為4886元。據了解,愛回收會跟用戶進行產品信息核定,進行線上估價,網站會派專人上門收購,當場支付貨款。
也有業內人士建議,對于電子產品的回收,應建立合理機制。如今的智能手機里存有大量個人信息,消費者隱私安全應得到保護,另外,應找正規廠家進行回收,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及環保問題。